頭髮的生命,比你想像的還要脆弱

再堅強,也有脆弱的一面

再堅強,也有脆弱的一面

在我們看過的許多畫面中,往往把頭髮看做很強韌的物質。可能是因為,我們常常把頭髮拿來跟鋼絲,繩索等等相比較。沒有錯,頭髮的結構,確實能夠承受很大的拉力。這是頭髮堅強的一面。

但是,反過來,當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時候,卻又容易觀察到,毛髮減少的情形,特別是頭髮的部分。這個時候,頭髮反而是脆弱的代表。

這個反差,主要原因是來自於髮絲與髮根的不同。而更準確的說法,應該是髮絲與毛囊細胞的不同。

髮絲,主要是由蛋白質組成,可以承受很高的拉力。但是,卻容易受到溫度,酸,鹼性,氧化還原等的變化,而破壞蛋白質結構,產生從中間的斷裂。

而髮根的脫落,除了因為拉扯造成的立即性脫落以外,都是因為毛囊處於不利生長的狀態,需要進行休止或汰換,而產生的漸進式脫落。

頭髮的壓力,引發毛囊休止與淘汰

這種因為休止或汰換所產生的漸進式脫落,有一部分是來自於身體自然調控機制。

因為髮根細胞分裂速度很快,幾乎是全身上下,分裂速度最快的一群。而這麼快又頻繁的細胞分裂,除了需要大量持續的營養以外,也會產生大量的代謝產物。同時,快速細胞分裂,容易累積基因變異。因此,我們的身體就發展出了一套,自我保護的機制。讓分裂狀態不佳的細胞,進行休止與淘汰。再由幹細胞重新再生出一批,新的毛囊組織。

而營養不足,或因為微血管循環不佳,也會導致毛囊生命力降低。代謝產物,或是賀爾蒙代謝後產生的自由基產物,也會對細胞狀態產生負面影響。

頭髮毛囊,雖然位於頭皮深處,但是,依然很靠近頭皮表面,這個微生物特別密集的環境。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中,也具有非常多的自由基。另外,頭皮免疫系統,為了對付微生物潛在的威脅,也需要隨時預備免疫分子,來對抗從皮膚表皮細胞間隙,穿越到接近真皮的微生物。這些免疫分子,本身往往也會對毛囊細胞,造成生長的壓力。

這些壓力,會影響毛囊健康程度,一旦超過毛囊本身的生命力,就會引發毛囊的自然淘汰機制。

壓力大的時候,為什麼先掉頭髮?

壓力大的時候,先掉頭髮,而且往往先掉最上面的那一區。其實原因,可能不是頂部的頭髮生命力比較弱,而是,平時累積的壓力就比較多。

這方面還有待更多的研究,來釐清不同頭皮區域的壓力狀態。包括賀爾蒙代謝所產生的自由基,是不是在頭頂毛囊更多?頭頂部位的微生物量,或種類,是否有比較高?頭頂毛孔的皮脂腺分泌量,是不是高於其他區域?還是,壓力造成神經細胞分泌抑制毛囊生長的因子,而這種因子,更容易在頭頂區域出現?

但是,不論原因是哪一種,頭頂容易落髮,就表示這個區域的毛囊,對環境變化更敏感,更容易休止與淘汰,更需要提早保養。

別再說我弱,我只是扛了太多

當然,每個人的狀態都不一樣。但是,我們也都可以回想一下,有沒有給自己的頭髮太大的壓力。

別再說我弱,我只是扛得太多
Spread the love
返回頂端